
版权所有:海南文化网
咨询热线:0898-68521012
投稿邮箱:303771529@qq.com
公司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贤濂路58号楠滨华庭项目商铺北区C栋商场3层夹307-308
Copyright © 2016 wh0898.com 琼ICP备16000209号-2
展"宋氏家族"家长魅力 《宋耀如》剧组到文昌
人民网海南视窗文昌12月18日电(李伟民)由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和润阳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制作,反映宋氏家族故事的电视剧《宋耀如》,已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立项并公示。根据拍摄需要,电视剧《宋耀如》剧组主创人员一行,于日前到文昌采风。采风活动为期四天,活动以座谈和实地采风等形式进行。
全国政协原常委、副秘书长李昌鉴,以及电视剧《宋耀如》剧组主创人员一行出席座谈会。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委员、海南人大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符兴,以及海南省宋庆龄研究会、海南省宋耀如研究会的相关人员也出席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海南广播电视总台的领导有: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孔德明、副台长叶明。出席座谈会的还有文昌市政协主席王钟,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符永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黎小红。
座谈会首先介绍了电视剧《宋耀如》的拍摄基本情况,与会人员围绕电视剧《宋耀如》的剧本,以及对宋耀如的生平、民族精神、理念展开了探讨。
海南省宋庆龄研究会、海南省宋耀如研究会特约研究员陈波说:“第一个方面是,他以传教为依托,传播民族的理念,第二个是,写他参与政治民主工商业,第三个是他支持和辅佐孙中山进行共和国民主的创业,第四个是他对子女的成功教育 ,从以上四个方面 ,为我们民族,为社会所做的贡献。”
海南省宋庆龄研究会、海南省宋耀如研究会林泽龙介绍说:“该电视剧拍的实际上是宋耀如这么一个人,他实际上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浓缩了中国近代百年的历史。”
大家表示,宋氏家族是中国近代史上影响中国发展命运、在全世界有着十分重要影响力的家族,为文昌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宋耀如是宋氏家族的杰出代表之一,摄制《宋耀如》30集电视剧连续剧,对于进一步弘扬宋氏家族文化,宣传文昌、发展文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节目交流部、海南电广传媒影视有限公司、市委宣传部、市广播电视台、文昌孔子学会、文昌宋庆龄基金会等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之前,为了使电视剧《宋耀如》能更加客观真实的反映宋耀如光辉的一生,贴近文昌侨乡生活,符合文昌的人文风情,电视剧《宋耀如》剧组主创人员一行,先后到文昌铺前、昌洒、会文、龙楼等乡镇,特别针对文昌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以及文昌的历史文化底蕴进行了实地了解,把握第一手资料,同时,也做好了小演员的初选工作。
背景资料: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耀如
宋耀如又名宋嘉树。
宋嘉树(1864—1918):字耀如,教名查理·琼斯,汉族,海南文昌人,生于海南岛文昌县韩姓人家,原名韩乔孙。宋嘉树有六个子女。其分别是宋庆龄、宋美龄、宋霭龄、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宋把大部分资金用来支持孙中山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为孙中山争取国民革命成功的重要财力支柱。1918年5月3日,宋嘉树因患肾病不治,在上海逝世,年仅54岁。
韩氏改为宋姓,始于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嘉树,又名宋耀如,宋耀如初期并不姓宋,而是姓韩,名教准。宋嘉树父亲韩宏义,韩教准(宋嘉澍)是其次子,韩宏义之夫人为王氏。由于家境贫寒,韩教准12岁时就飘洋过海,到美国找堂舅父谋生,韩教准舅父姓宋,是旅居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经营丝茶生意的侨商,他没有儿子。韩教准就被舅父收为养子,从此改姓宋,名嘉澍,别名教准。宋嘉树在美国加入基督教,取英文名字查理·琼斯·宋(CHARLES JONES SONG)。
据《宋庆龄年谱》记载:“父亲宋嘉树(1866-1918年),原名乔荪,字耀如,西名查理琼斯宋。原姓韩,是客家人韩宏义之子,由于12岁时过继给宋姓舅父,遂改姓宋。”海南省政府网有专门介绍,宋嘉树并非什么莆田宋氏之后,宋嘉树舅父才是莆田宋氏之后,而宋的父亲韩宏义及其以上世代是韩家人,跟莆田无关。所以不能称其远祖是什么莆田人。[1]宋嘉树的父亲韩宏义,为人宽厚,热心公益事业,因经办赈务,耗尽了积蓄,家境渐趋贫寒。1863年,宋耀如出生于海南文昌县古路园村,取名韩教准,小名阿虎,弟兄三人,兄政准,弟致准。
1872年,韩教准九岁时,因家庭贫寒,不得不随哥哥政准,到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当学徒。
1875年宋耀如随宋姓堂舅赴美洲古巴,遂改姓宋。三年后赴美国波士顿,在丝茶店当学徒。期间,结识了一些在美国留学的好朋友。他们纷纷劝宋嘉树去学校读书,由于堂舅的坚决反对,小嘉树暗下决心,选准机会,偷偷地跑进停泊在波士顿港口的一艘政府缉私船上。也许是船长佩服他的胆量,或是喜欢他追求独立创业、追求自由的勇气,船长不但没有处罚他,还热情地帮助他,让他在船上做杂役。之后,他随船长来到了美国南方的北卡罗来纳州(North Carolina),结识了当地教堂的牧师。
1880年11月7日,16岁的宋嘉树接受了基督洗礼,被命名为查理·琼斯·宋(Charles Jones Soong),人们习惯称之宋查理。1881年4月,宋嘉树进入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圣三一学院学习,一年后转学到万德毕尔特大学神学院学习。1882年入田纳西州范德堡大学神学院,1885年毕业,次处回国,在苏州、上海等地传教,并执教于教会学校,胡适即为其学生之一。是年夏与倪桂珍结婚,两年后在上海创办美华印书馆,印行中文本《圣经》,并参与创立中华基督教青年会,还兼任上海福丰面粉厂经理。
1894年夏,孙中山与陆皓东北上途经上海,与宋相识,两人对革命志同道合。宋嘉树在传教同时,暗中印行革命刊物及小册子。民国成立后,宋嘉树曾随孙中山访问日本,二次革命时,宋全家避居日本。宋育有子女六人,依次为霭龄、庆龄、子文、美龄、子良、子安。
在上海,宋耀如一边传教布道一边兴办实业。特别是与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结识与交往,使宋嘉树发生了一生中最大最根本的转变,很快便成为孙中山的热情支持者和挚友。
宋嘉树常常向孩子讲述自己青少年时期的曲折经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思想,与命运抗争不怕艰难困苦不屈不挠的意志,不卑不亢谦虚自尊的精神以及对子女大胆和有远见的培养,都对宋庆龄崇高品格的形成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宋耀如配偶倪桂珍,浙江省余姚县人,1869年出生于上海。据记载,她是我国明代著名科学家、学者徐光启(1562—1633年)的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