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海南非遗馆 > 学术理论

学术理论

孩子的命名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7-11 10:40:00 浏览次数: 字体:[大][中][小]关闭本页

美孚方言黎族对孩子的命名称谓既很原始、直观、明了,又显得比较复杂。同样的叫名,性别不同其称谓就有区别。美孚方言黎族对男孩统称为“老”或者“杷”,对女孩统称为“翁”或者“百”。具体到每一个孩子的叫名称谓,一般都是父母或者长辈根据孩子的胎次、体形、容貌特征,以及长辈特别厚爱的亲昵爱称并得到社会公认的称谓。


我们可以举些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根据孩子的胎次来命名的,如第三胎孩子,“三”美孚方言黎语叫“福M”,若男孩子就以“统称+胎次”命名为“老福”或者“杷福”,若女孩子就以“统称+胎次”命名为“百福”或者“翁福”;根据体形特征来命名的,如身体矮小,美孚方言黎语叫“埃”,若男孩子就以“统称+体形特征”命名为“老埃”或者“杷埃”,若女孩子就以“统称+体形特征” 称之为“百埃”或者“翁埃”;根据容貌特征来命名的,如脸形长长的,美孚方言黎语称“岛荡”,男孩子就以“统称+容貌特征”称之为“老岛荡”或者“杷岛荡”,若女孩子则“统称+ 容貌特征”称之为“翁岛荡”或者“百岛荡”;如孩子眼睛小咪咪的,美孚方言黎族称“碧姹”。若男孩子就“统称+容貌特征”呼之为“老碧姹”或者“杷碧姹”。女孩子就“统称+容貌特征”呼之为“翁碧姹”或“百碧姹”;根据长辈亲昵爱称来命名的,美孚方言黎语把祖父称为“跑”,“跑”特别喜欢这位孙子的话,便会亲昵地叫孙子为“老跑”,若他格外喜欢孙女的话,便会亲昵称孙女为“翁跑";美孚方言黎语伯伯称“才”,伯伯特别喜欢侄儿侄女的话,便会亲昵称呼其为“老才”“翁才”。这些叫名称谓,最初都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孩子父母亲或“套他”近邻比较有威望的长辈先叫,然后大家觉得很神似或很貌像,便跟着呼叫,随着时间的推移,呼叫的范围也越来越大,自然而然地就成为叫名称谓了,这与汉族人给孩子起乳名有所相似。


美孚方言黎族继承祖先姓氏,以父传子的垂直方式世代相传。在江边、报白、俄乐、重合、乌烈、石碌等地,仅仅是承袭父辈的姓氏而已。但是在东河、大田地区,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很早就已经开字立派,逐代沿用了学名。因此,男孩子除了有个原始、直观的叫名称谓外,稍大点就要给他起个学名,名字由姓氏、字派、名三部分组成。成人后较多的是使用学名。给孩子起学名,每个“裉”,都有自己的字辈。“裉”的字辈由 “裉”内德高望重且具有一定文化涵养的长辈提出,经“根”内共同商议。一经议定,就都必须严格按字辈给后代男孩起学名, 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也就是说,字辈是由“裉”来共同议定的,只有名才是父母起的。以东河镇东新村几个“裉”近几代的字辈为例:“多数裉”是按“心”一“朝”一“良”一 “振” 一 “生” 一 “常”的字辈顺序来命名的;“先人裉”是按“登” 一 “昌” 一 “贵”一“明”一“兴”一“世”一“荣’,一“华”的字辈顺序来命名的;“杷荣裉”是按“巨”一 “大”一 “开” 一“德”一“国”一“家”一“安”的字辈顺序来命名的。可见,在同一个村子里,这个“裉”沿袭的字辈与那个“裉”沿袭的字辈既不一样,也不存在任何的隶属关系,每个“裉”按照各自沿袭的字辈,代代相传,延续下去。同时,他们议定的字辈,连续下来具有一定的含义,都有祈望“裉” 能烟火兴旺、代代发达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