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海南非遗馆 > 学术理论

学术理论

李德裕在黎寨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6-15 16:23:07 浏览次数: 字体:[大][中][小]关闭本页

《李德裕在黎赛》流传于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的大安,冲坡地区。这是-个歌颂杰出人物的传说。主要内容如下:


李德裕是唐朝后期宰相,是才能卓越的人物,在历史上颇有名望,后被奸臣诬陷,暮年被冤贬到海南岛崖州孔南村(即今天的乐东黎族自治县大安地区)。李德裕在孔南村做了以下几件事:


1.威震歹徒。过去,常有歹徒伏路抢劫行人财物,谋财害命,白天单身行人也不敢同行。李德裕首次路过孔南村的长岗道时,正值黄昏。有一群歹徒拦路抢劫,李德裕火了,大喝一声飞马而过,把数名歹徒踩死于马蹄下,幸存的歹徒拼命追赶,用毒箭射李德裕。李德裕眼疾手快,把射来的毒箭一支支地接住折成两截。歹徒们见到这种情况,被吓得目瞪口呆、惊慌失措,认定他准是“大关名将”,就狼狈逃窜了。自那以后,歹徒们就不敢再拦路抢劫了。


2. 教黎民读书,传播中原文化。李德裕住到孔南村后,跟当地黎民搞好关系,如拜访黎族乡亲父老,跟他们诉说受诬陷之冤。黎民听罢,无不落泪,并把他当亲人,家家户户都捧出山栏酒请他开怀痛饮。李徳裕见黎民热情、坦率,同情他说的不幸遭遇。于是就义务教黎民读书,传播中原文化。


3.为黎胞解决食盐困难。李徳裕作为孔南村的一员,他看见黎胞爱护他,他也爱护黎胞,关心黎胞的疾苦。当他看见黎胞长期身居深山老林,食盐很闲难时,他就经常亲自骑马到崖州盐灶村买盐分发给各家各户。


4.把“贡品”分发给孔南村缺食愁穿的黎胞。黎族上层头人,知道李德裕是唐朝的官以后,为了巴结李德裕,就把掠夺来的土特产,诸如高良姜、五色藤、珍珠、鹿茸、山栏米、益智子和崖州被等,作为“贡品”献给李德裕。李德裕接到这些贵重之物后,便对头人说:“孔南村乡亲们正缺食愁穿呢,你送来正好,我厚颜收下,分给乡亲。”于是,击鼓聚众,全部分发给清贫百姓。


5.修书报告朝廷,要求拨款修建望楼河水库。李德裕的这一动议,由于当时朝廷的腐败,不关心人民疾苦和死活而成为泡影。但李德裕那“砥柱中流”4个大字依然牢牢地坚不可摧的刻在岩石上。今天该地修起的拦洪大坝和水电站,实现了李德裕所书的“砥柱中流”的思想。


李德裕在孔南村仅住一年,但他为黎胞办了这么多件好事。给黎民留下来深刻的印象。李德裕死后,黎胞为了纪念他,便在孔南村山上修建起“李德裕庙”,并刻了李德裕骑马的木像置于庙中。逢年过节,方圆数十里的黎族同胞都杀鸡带酒前来吊祭。以示悼念。(符策超根据大安、冲破坡地区干群提供的故事片段编写)


这个传说说明:李德裕在历史上颇有名望,是才能卓越的人物,确实是个能人。在唐朝后期曾任宰相,后被奸人所陷,暮年被贬谪崖州。在崖州,他不仅在孔南村做了许多好事。更重要的是他加强了黎族民族的团结,传播了中原文化,促进了黎族地区的变革。因此,黎族人民对他的颂扬,表现了黎族人民注重友谊的博大情怀和唯物主义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