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俚人”作为岭南古代民族的称谓,大约出现于东汉末年。然而,俑人族群活动在 岭南各地的信息早在东汉初期已有史籍披露。南朝《后汉书•南蛮传》云:建武十二 年(公元36年),九真微外蛮里张游率种人慕化内属,封为归汉里君”。 (唐李贤注: 里,蛮之别号,今呼为俚人:)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交趾女子征侧及其妹征贰 反,攻郡……于是九真、日南、合浦蛮里皆应之”。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 曾任儋耳太守的僮尹,“还至珠崖.戒勅官吏,毋贪珍赂。劝谕其民,毋镂面颊,以自 别于峒俚。雕题之习,自是日变”。晋之后,古籍提到“俚人”族称时,少用“俚 僚"或“夷僚"并称,而略以“俚"或“俚民” “俚郡”专称,如张华《博物志》 称:“交州夷名日俚子。"《宋彳5 •徐豁传》称始兴“俚民”,同书《羊希传》称晋康 “俚人”,《南齐书•州邯志》称越州“吴春俚郡”,同书《样瑞志》称“高凉俚人”。 南朝至隋,“俚人”的族称似已约定俗成。
关于俚人的族源,文献资料笼统认为:“古先所谓百越是也。"练铭志先生讨论俚 人的族源时认为:俚人是秦汉之后“诸越族未融合于汉族者的后裔”,“俚人是诸越族 演变为现代民族的中间环节“广东两支俚人,与骆越有关的一支后來发展成为黎族,
与西瓯有关的另一支演化为壮族。”①宋代,俚人的族称悄然消失。《陏书•南蛮传》 云:(俚人)倶无君长,随山洞而居。”②《南州异物志》记载:俚人“往往别村,各 有长帅,无君长。……土俗不爱骨肉,而贪宝货及牛犊。若见贾人有财物、水牛者, 便以子易之,夫或鬻其妇,兄亦卖弟,若邻里”。③古代文献指出俚人族群形成之始不 识皇化,无国家君长观念,还任意买卖家庭成员,据此推论,将俚人族群形成早期的 经济社会性质定为原始父权家族制可以成立。
吴晋时期,俚人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变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形 成,俚人的原始社会结构渐见分化,延至南朝,俚人社会出现较大的社会组织——部 落联盟,并涌现出一批强有力的部落酋长和军事领袖,史称“酋帅”。这些“酋帅” 利用他们在氏族成员中的威望以及手中掌握的权力,或据公共财产为己有,或发动战 争掠夺其他氏族或部落的牲畜、人口和宝货,成为集权力与财富于一身的特权人物, 雄踞一方。他们不仅有自己的辖境、部属,的还有自己的“蓄兵”。④说明俚人族群 经历从氏族一部落一部落联盟一民族的演变,最终形成一个活跃于岭南大地的民族共同体。
宋、齐、梁、陈四朝为了加强岭南的统治,先后增置郡县,争取未人籍的俚人纳 人编户,并任命当地酋帅豪绅为郡县官吏。其时,俚人使用铁农具日益普遍,生产力 获得较大提高,农业、手工业都有相应的进展,为俚人社会向封建制过渡提供了必要 条件。南朝统治者处心积虑,在岭南极力推行怀柔政策,对俚人酋帅封以官爵名号, 任以县令、郡守乃至刺史,并允许世袭,让他们统治俚人聚居地区,这样即把原来不 肯宾服朝廷的“化外”之地纳人了封建国家的郡县体制,从政治上强势改变俚人原始 氏族部落的社会性质,导致封建因素在俚人聚居的地区日益扩散和发展。
吴万震《南州异物志》云:俚“在广州之南,苍梧、郁林、合浦、宁浦、高凉五 郡,中央地方数千里”。⑤所谓“广州之南”的五郡,在今广西东南部和广东西部及南 路高凉地区。高凉县地(包括今之恩平、阳春、阳江、高州、廉江、化州、吴川、电 白和茂名等县市)是俚人领袖冼夫人的故乡。三国时,广州领南海、苍梧、郁林、桂 林、高凉、高兴和宁浦等七郡,相当于今广西东南部和广东的大部地区。从三国初年 至唐初,粤西高凉地区是俚人的主要聚居地。广州(番禺)、新会一带也有俚人分布 居住。
西江流域是俚人另一聚居中心,其中以德庆、高要俚人最多,罗定、新兴、封开 和怀集等县市也有俚人聚居。刘宋泰始三年(公元467年),晋康郡(治今广东德庆 县)俚人起义,广州刺史羊希令刘思道“行晋康太守,领军伐俚”,结果被俚人打败。 萧梁大通元年(公元527年),西江俚帅陈文彻兄弟发难,进攻高要郡城。可见西江流域聚居的俚族人口不可小觑。
粤北地区也有俚人散居。梁陈二代,粤北俚人曾两次与汉族联合起义,以反抗封 建王朝的统治,可知粤北俚族人数不少。粤东俚人记载不多,出现也较晚,谭其骧之 《粤东初民考》和饶宗颐主修之民国《潮州志》称悝人为“粤东主人”。
汉明帝初年儋耳太守僮尹对俚峒习俗颇有微词,说明海南岛上B有俚人生息。梁 大词年闻(^^35^45年);受洗夫人恩威感召,“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洞”。冯冼 联姻之后“请命于朝,置崖州”。海南岛上后先归附的“峒俚”应与洗夫人同一族源。
俚人的人口约有多少?《晋书•陶璜传》和《隋书•谵国夫人传》略有记述。《陶 璜传》云:“广州南岸,周旋六千余里,不宾属者及5万余户;及桂林不羁之辈,复当 万户,这6万佘户当以俚人为生。如以每户各口计,则总数约为30万人。陶璜任交 州刺史30年,历吴、晋两代,他熟悉岭南社会舆情,所提供的估算应是可以相信的。 《谯国夫人传》云;“谯国夫人者,高凉冼氏之女也。世为南越首领,跨据山洞,部落 十余万家。
十余万家十余万户,如以每户5口计,则冼夫人统治的俚人超过30万 人。这是隋朝时洗夫人统领族人的粗略估算,还不包括杂散地居住的俚人。唐宋之际, 随着俚汉融合的大势所趋,作为俚人族称的人口逐渐减少,乃至消融于汉、壮、黎诸 民族之中。十余万家十余万户,如以每户5口计,则冼夫人统治的俚人超过30万 人。这是隋朝时洗夫人统领族人的粗略估算,还不包括杂散地居住的俚人。唐宋之际, 随着俚汉融合的大势所趋,作为俚人族称的人口逐渐减少,乃至消融于汉、壮、黎诸 民族之中。
Copyright © 2016 wh0898.com 琼ICP备1600020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