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海南非遗馆 > 学术理论

学术理论

2001年,我们为非遗做了什么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5-16 16:12:19 浏览次数: 字体:[大][中][小]关闭本页

  2001年4月8日至14日,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在保亭县七仙岭温泉度假村举办首届海南黎族歌手培训班。来自全省9个民族市县的27名黎族歌手参加了培训,自费参加的学员近20名,学习黎族传统民歌和新民歌约60首,推动了对黎族民歌的传授和继承。

  2001年,儋州市人大常委会正式确定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为儋州调声艺术节。调声是欢歌载舞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不仅为当地群众所喜爱,且在国内外亦有一定的知名度。同年中秋,儋州市隆重举办了首届儋州调声艺术节,参加活动的达10万人之多,《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文化报》等各大媒体均专题报导其盛况。儋州市调声艺术节已经成为我国知名的文化品牌。通过办节,既弘扬了儋州调声艺术,又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2001年元月至2001年2月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级音响顾问、奥地利科学院音响档案馆馆长许乐(译音)博士,经我国文化部批准,与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海南省艺术研究所合作,在我省少数民族地区采录民间传统音乐。参加采风活动的有国家音乐研究所所长乔建中、海南省文体厅调研员符策超、海南省艺术研究所所长陈光洲、副所长戴英杰等一行10人。先后到琼中、五指山、保亭、三亚、白沙等市县20多个乡村采录了30位黎族、苗族民间歌手的100多首民歌和乐曲,制成录音带15盒。

  2001年,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和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联合发起组织举办海南省东西南北中广场文艺会演。文艺会演每年举办一届,参加演出的节目以各市县传统民族民间文艺节目为主。至今参加观众达250万人次,参赛节目300个,其中传统节目160个。东西南北中广场文艺会演的开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推动了我省挖掘民间文艺遗产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